短头发漂亮女孩

谣言成全的爱情

某天起,微信的各个群里流传着一个谣言,大抵是说微信群一周之内就要失效了,证据就是群二维码下都有失效日期,所以大家赶紧把群里的重要人士加为好友,以免联系不上。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,机智的我第一反应就知道这是假的,取消微信群根本毫无正当理由,所以也就没有理会。

过了几天后,大学同学群里也发出了这条消息,而且是他发出来的,聪明如他这样的人,竟然也会相信这种谣言。当时第一感觉是有点失望,毕竟是我一直很欣赏的一个人,而且是曾经喜欢过的人,只是我们很久都没有联系过了,上一次还是在同学聚会上,在他来上海差不多半年的时候,但是我们甚至都不是微信好友。

我们是大学同学,在刚入学的一年,我并不很知道他,因为我们的生活几乎没有交集。我把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了,整日的泡在图书馆,想多看点书来弥补从前资源匮乏时候的遗憾和无知。而他过着跟我截然相反的生活,活跃于各大社团和节日活动,我只记得他在大一那年的元旦晚会上唱了一首王菲的《暧昧》,粤语版。他并不是广东那一带的人,竟然敢选择这样一首歌,而且还是女生的歌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我很喜欢王菲,沉默却能让人感受到她满满的能量,没想到他如此活泼的人会选择这样一首舒缓和哀怨的歌,但是他确实唱得很深情,有一瞬间我好像进入了他的世界。

学期末的时候,我凭借在功课上花了比别人更多时间的努力,在第一年拿了班级的第一名。后来,他说他是从这次开始注意到我的。

虽然业余时间我们没有碰面的机会,但毕竟是同学,专业课还是要一起上的。我有个习惯,上专业课的时候都会带上一本小说过去,在上课前和课间休息的时候看一下,好吧,我承认,有时候上课期间也会看。那个时候看三毛和张爱玲比较多,从前只知道三毛和荷西,张爱玲和胡兰成,就是一个女生的八卦精神吧,但是并没有接触过她们的作品。一天在图书馆看到了三毛的《撒哈拉的故事》,想起那句“我每想念你一次,天空就飘落一粒沙,从此便有了撒哈拉”的经典名言,于是决定探个究竟,就开始看这本书,找一找是什么样的男子让她日思夜想。有没有找到那句话我不记得了,但是自此,对三毛的喜欢就一发不可收拾,接连看了几本她的作品。再后来,就延伸到张爱玲、萧红。

有一次上专业课之前,我正在看《倾城之恋》,看到结尾那句“也许就因为要成全她,一个大都市倾覆了”的时候,我深深地被感动了,激动地跟同桌分享说这个故事好浪漫。当时他就坐我的后排,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:“你看的太表面了”。我被这意外的声音惊着了,转头看了他一眼,有点不服气,就又转回头了,但还是不甘心,就转头问道:“那你怎么理解这篇小说的?”他见我这样问,便来了兴致,“这个故事虽然看起来是个大团圆的结局,但其实这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因为爱情,只是一个选择”,经他这么一说,瞬间感觉好失落,这大概就是少女时代对爱情的憧憬吧,轰轰烈烈的浪漫,而他却给这个梦泼了一盆冷水……于是我就不开心了,“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作品的理解,我就愿意把它当成浪漫的大团圆结局来看!”他没有辩驳,正好老师也开始上课了。

专业课老师在讲着她的课件,但是我的心思都不在那个上面,我还在纠结这究竟是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呢?于是我用手机查书评,果然大多数的人都是说作品是带有悲剧色彩的。可是年轻时候的女孩子,是心高气傲的啊,我就偏不信,我就要这样理解,我就愿意活在童话里!

可是《童话》里唱的才是真的,“童话里都是骗人的”。

大学第二年,我认识了一个男生,别的专业的,在图书馆,我们在找同一本书——《追风筝的人》,我抢先一秒拿到了,他深吸一口气,有点想跺地的感觉,看他这么可爱的样子,我没忍住就笑了,但他以为我是沾沾自喜幸灾乐祸,更想跺脚了,于是我很大方的说,“别急,等我看完了再借你”。

“可是我现在就很想看,我已经找了好几天了,今天刚查到有一本被还回来了,所以马上就来借,结果被你先找到了。下次我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还啊?”说完,叹了一口气。

“那这样吧,我也不是那么小气的人,我看书很快的,你给我一个你的号码,等我看完了我打你电话,送给你,你看完给我我再还到图书馆,怎么样?”

他愣了一会,然后说,“好的,我的号码是……”

钱老先生说过,借书这个事,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,我就是这么俗套的进入了这个故事。我发誓,开始的时候我只是单纯的想让他早点看到这本书,并没有对他这个人有意思,但是在一起以后,他就认定是我追他的,因为是我管他要的号码……恋爱中的事回忆起来,其实还是甜蜜大过痛苦的,即使是一段失败的感情。

我们在一起几个月以后,开始多了一些争吵,因为都是年轻气盛,谁也不想让着谁,就算我们都爱看书,也会因为对故事的不同理解而发生分歧,以至于认为彼此三观不合。现在想来,年轻的时候真是奢侈啊,寻求的是纯粹的精神伴侣,仿佛对方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,如果发现有一个地方不合适,就觉得错了,他不是那个人。童话里,灰姑娘就是唯一一个能穿上水晶鞋的人,而他一定要是那个带着正确的鞋子的王子,不能多一码,哪怕半码。于是,在我们认识的地方,我们也跟对方说了再见。

不知道算不算是人的劣根性,在一起的时候觉得不顺心,可是分开了反而更痛心,因为他,我第一次体会了心痛的感觉,好像有人对着心口打了一拳,又好像心成了无底洞,找不到落地的踏实感。可是强大的自尊让我选择了自己一个人疗伤,可能我更爱自己吧。但是从那以后,我的想法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看到的故事再也不是梦幻的色彩,而是多了一些黑白,更接近真实的画面。

因为图书馆成了伤心地,我渐渐地很少再去,想看书也是让室友帮忙借回来,不过还是保留了把书带到课堂上的习惯,在几次被后桌的他搭话以后,我们也开始聊起了书里的故事。他会跟我说一些他的观点,常常跟我的有差别,甚至有些是完全相悖的,但是他从不争辩,总是不温不火的表达完自己的意思,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……

刚开始我完全不吃他这一套,你说你的,我坚持我的,但是渐渐的,我发现我们的观点越来越接近了,甚至会出现不谋而合的时候。如果是曾经幻想浪漫的我,肯定会想到心有灵犀之类的词,然而现实已经给我上了一课,我才不会再傻一次,现在的我只会想到“近墨者黑”。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吧,他慢慢地在影响着我,这种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,如果不是那次听说他有一个学妹女朋友,我还不会发现原来他已经在我的心里埋下了种子。

有一次隔壁宿舍的同学过来串门,女生在一起聊的无非就是八卦啦,首当其冲的当然就是本班的同学啦。

“你们知道吗?那谁在追新来的大一的学妹,长的确实不错,果然啊,男人就是视觉动物,而且从进化的角度来说,男人永远最喜欢18岁的妹子。”

“是真的嘛,看他平时独来独往的,也没啥绯闻,没想到也是一个德性啊。”

“可不是嘛,人不可貌相,啊,不对,人啊,就只会貌相,哈哈……”

我突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,心里有一个东西掉下去了,可是总也不着地,掉的好深好深,让我有些透不过气。我恍然惊觉,这不是失恋的感觉吗!

不会的,真可笑,没恋爱哪来的失恋,可是这感觉分明就是啊。我是有多迟钝,失恋了才发觉自己喜欢上了一个人。没理由啊,我喜欢他什么呢?我肯定是弄错了。

说巧不巧,接下来的几天,我经常碰见他跟传说中的学妹走在一起,每次我都像做贼似的,尴尬的望着另一个方向,或者跟旁边的朋友说话,假装没有看见。那段时间,我看书的时候,他再也没有搭过话,一心低头忙着回他的暧昧短信(当然,这只是我的臆想,我其实并不知道他在干什么)。

大学的时间过得很快,我们都毕业了,拍毕业照那天,他要跟我们宿舍的姑娘们合影,还要站在中间,说要给我们这群单身狗一点男子气息,免得我们阴气太盛,所以最后的合影我们四个人都是对他比着拳头,而他那副贱贱的笑的样子倒是十分配合。

毕业后,每个人都经历了职场的迷茫,慢慢地走向了正轨,而我也几经周折,来到了上海,大概半年以后,他也来到了这里,于是我们“某大魔都搬砖一族”群里多了一个人,为了迎新,我们还特地组织了一次聚餐。同学聚会的意义已经不再是从前的共忆同窗寒苦时了,而是“拆散一对是一对”,于是各种八卦大学时候的恋情,当他被起哄那段与学妹的故事时,他只轻描淡写了一句“年少无知”,我们都嘘他虚伪,不变的还是他的淡淡的态度,并没有多做解释。我突然有点怀念,他总是这样,不温不火,可是就是能让人心起涟漪,转而觉得自己可笑,自作多情呢。

那次聚会之后再没联系过,我们的微信也只是静静地躺在群里,没有交集,直到那条群失效的谣言发出来。想到他这样睿智的人竟然还会相信这种谣言,不免有点错愕,但是没过几分钟,我的“联系人”出现了一个红色的1,我点进去一看,正是来自某群聊中的他。看来他是真信啦,我同意了好友申请之后,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嘲笑他的机会啦,马上跟他科普了一下微信上的各种谣言,还得意地让他感谢我。过了半晌,他回了一句话“我知道是假的”,看来是死鸭子嘴硬啊,我正准备回击他,那端又传来了一句“但是我觉得你是重要人士,所以加你为好友了”,我愣了一下,手也悬空了,半晌回过神来,心想我该怎么回复呢……

“受宠若惊啊,大家都是同学,平时在群里聊的也少,确实应该多加几个好友的。”

“不是,我只加了你一个。”

我的眼前一片模糊,这算什么,表白么,鬼才接受一条微信的表白,胆小鬼。

见我半天没回,仿佛洞察了我的心思,“你现在方便接电话吗?”

“嗯。”

“喂,怎么不回微信了?”

“不知道你想说什么,不知道怎么回。”

“聪明人现在变笨啦,你是唯一一个重要人士啊。”

“这算表白么?电话表白,还是胆小鬼。”

“……那你下楼吧,我当面表白,你多穿点衣服,外面风挺大的,对了,带上5毛钱。”

“带5毛钱干嘛,买辣条都不够。”

“就知道吃,带着就是了。”

擦了擦哭红了的眼,收拾了一下头发,揣着好不容易找到的5毛钱就下楼了。他的发型有些凌乱了,看我过来,就跟我要钱,“5毛钱带了么?”

我心里不禁咒骂,都这么关键的时候了,还说5毛钱的事,“嗯,在这”。

“我这里也有5毛,你愿意跟我凑一块吗?”

在一起以后,我们还是不改冤家的相处模式,总要把对方呛到无话可说,缴械投降。但是只要是一方被“打败”了,另一方一定就会过来安慰道“重要人士,别生气啦,来来来,一人吃5毛钱的辣条,算扯平啦”。可能我们都曾经拥有又失去过,所以知道爱人之间争执的度在哪里,因为爱你,所以爱你的自尊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